2009年12月1日 星期二

打鐵成功-台東鐵人三項賽,鐵人大考驗

這 次的賽事是台大EMBA鐵人社成立四年以來,首度30位學長、學妹同台競技的盛事,30人當中又有超過一半的新手,第一次挑戰自己的體能極限,令我十分感 動,為此,我們也做了統一的隊服,並且鄭重其事的請了黃崇興老師來主持誓師大會,也租用了一輛遊覽車,載著參賽標準鐵人賽的新手和加油團,浩浩蕩蕩殺奔台 東,也期待他們能及時趕到賽場來為123選手加油。
照片 002.jpg
照片 011.jpg

這場由台東超鐵協會主辦的鐵人賽分為兩天舉行,每一位參賽的伙伴都給我不同的感動,多次參加、堅持不懈的94-明樺、95-基國、90-徵輝自不消說,90-以修、95-仁嘉、96-焱堯、98-建儒和以修的兄弟-雨繆都是第一次升級參賽123。我們有8人參賽
照片 049.jpg
10/4 的123K半程超鐵, 89-中杰、90-徵輝、93-金隆、建宏、伯松、94-強立、95-繼昌、青穀、96-瓊瑩、RIGA、天立、97-張義、武吉、教勇、勇達、98-信 雄、正哲、繼昌的女公子欣穎美眉和三位夥伴陳永和、AGUA、小胖22人則參賽10/5的51.5K標準鐵人賽,接受第一次的鐵人考驗。
10/4(六)中秋節,有風但氣溫不高,是個適合比賽的日子,焱堯一定是有備而來,用了不到7小時就完成賽事,明樺、以修、仁嘉、建儒和雨繆雖然明顯在練習時間不足狀況下參賽,但也都比大會許可時間提早約半個小時艱苦的回到終點。雨繆的狀況大概只有精疲力竭四字可以形容,
照片 045.jpg
照片 022.jpg
照片 036.jpg

對我來說,因為這已是第二次參賽, 熟門熟路的,自然比之新手多了些從容和篤定,自行車和路跑的賽程裡,我可以清楚的知道後面的剩餘里程和坡度狀況,甚至哪裡會有下一個補給站都一清二楚,因此可以按照自己身體反應的體能訊
照片 032.jpg
照片 035.jpg
照片 039.jpg
息,調整配速和能量的攝取,每到水站,除喝些飲料、偶而吃些香蕉、吃片檸檬片外,也都沒多作逗留,雖因游泳太慢而沒趕上領先群,騎車時浪費了不少力氣,跑 步時已能完全掌握節奏,最後500M還能全力衝刺一路超車,風光衝過終點線,按下手錶計時鈕,7小時18分,只可惜我們的加油團還遠在玉里,沒能參與這光 榮的一刻。

10/5一早在雨聲中驚醒,心想:完了,我們這些菜鳥何曾見過雨中競賽的陣
照片 016.jpg
照片 072.jpg
仗。 6點,我和明樺在台東新站接來了96-Melody,她是頭一晚在家陪家人度過中秋夜後,才趕搭夜車直奔台東而來,為的是陪伴她的好姊妹RIGA並為眾家 鐵人兄弟加油,這樣的情誼真令人動容。幸好雨漸漸的停了,新手鐵人也都沒有絲毫的遲疑,準備停當出發前往賽場,Melody也被賦予新任務-隨隊跟拍。

照片 056.jpg
照片 052.jpg 準鐵人們全穿上了全新的戰袍,在隊伍中,顯得十分耀眼,熱身操後,隨著倒數的「5、4、3、2、1」和瓦斯號角長鳴,選手分批下水,每批選手游出後,都有 幾位拖著魚雷浮標的救生義工,緩緩跟游約100M,在新手最易緊張出狀況的水域布置救生人力,是主辦者的用心。我們
照片 066.jpg
照片 064.jpg
有幾位新手是自備浮標的,也有幾位沒游 過開放水域而鼓勇下水的,看著這些新手勇敢的踏出這一步投身在清晨微涼的水波裡,這一游出去就完全靠自己了,雖對他們都有信心,也不免有些緊張,同時也佩服 這些伙伴的勇氣,這場面,即使現在事隔一個多月,想來仍讓我感到熱血澎湃。

照片 070.jpg
照片 059.jpg
伯松有自知之明,選擇當個乾 鐵人沒下水,建宏很意外的提前出現,接著是信雄,是被撈起來的-沒關係,下次準備好再來。 我們的伙伴依次是中杰、勇達、武吉、RIGA、永和、教勇、徵輝、青
照片 076.jpg
照片 077.jpg
照片 078.jpg
照片 079.jpg
穀、強立、瓊瑩、AGUA、天立、繼昌、張義、小胖、金隆、正哲、欣穎陸續完成第一項賽事,我攔在路當中為他們一一拍照存證。
照片 080.jpg
照片 081.jpg
照片 082.jpg
照片 083.jpg 照片 084.jpg
最讓我意外的是欣穎,看她下水一開游我就知道要糟,
照片 085.jpg
照片 086.jpg
照片 087.jpg
因為她是用很
快的頻率在游
抬頭蛙,與她平時的游法不同,這樣估計
照片 090.jpg
照片 091.jpg
照片 093.jpg
照片 094.jpg
撐不過一半就力竭了,但看她游回時卻是以緩慢優雅的泳姿游回終
照片 099.jpg
照片 088.jpg點,而且身後還拖著魚雷浮標,其實游泳就是如此,當沒有安全感而緊繃身體時,再掙扎還是直往下沈,當信心滿滿放鬆身體時,卻可輕鬆游動,希望新伙伴們都能經由這次的歷練體悟出與水共處的真理。

接下來的自行車項目,路線平直起伏不大,沿著海岸一路往北,沿途有不錯的景
照片 111.jpg
照片 113.jpg
致,又有Melody和明樺跟拍,大家都騎得輕鬆而自在,感覺中好像很快就看到有伙伴回來了,這時欣穎又出了個小意外-爆胎,連人帶車被送回轉換區。最後的重頭戲-10K路跑是新手鐵人最難的一關,體力若
照片 116.jpg
照片 122.jpg
分 配不當,或騎車出力超出肌肉負荷,很容易掛點,除了肌力和耐力之外,意志力也是重點,如若平時沒有足夠的練習,面對漫漫長路,若無意志力的支撐,放棄往往 是最後的結局,因此我和明樺 早就分別認養了體能可能較差的伙伴,希望由我們的陪伴與鼓勵,讓他們有堅持的勇氣,結果我陪著RIGA跑了10K,然後又陪著金隆跑了最後的2K,每一位 參賽伙伴都完成了10K的路跑,最戲劇性又動人的一刻出現在強立跑回終點時,他勉強撐著帶了舊傷的雙腿跑過終點,正在義工妹妹幫他掛上榮耀的完成獎牌時, 他竟當眾腿軟,單腿跪下,幸好他手上沒拿花,否則又有理說不清了。
照片 125.jpg
照片 126.jpg
照片 123.jpg







鐵人賽當然艱苦,不管是51.5K的奧運規格標準賽程還是123K的半程超級鐵人賽都是一樣,可是,當運動已成為你生活的一部份,肌力、耐力和心肺功能都已獲得大幅提昇後,只要你有足夠的意志力,鐵人完成獎牌就在眼前,只看你想不想伸手去摘取而已。

當你挑戰過橫渡日月潭、單車環島、P字山道、武嶺、Never Stop 200K、全程馬拉松之後,你的下一個挑戰目標是什麼?【鐵人】似乎是蠻合適的目標,歡迎來挑戰自己。

2009年11月26日 星期四

洄瀾 Never Stop極限200K

緊接著日月潭橫渡的就是洄瀾 Never Stop 200K了,因為一開始在網路上號召EMBA學長報名時,反應並不熱烈,因此我就向台大山谷會報了名,山谷會雖非單車的專業團體,但夥伴們憑著多年的默 契,果然十分俐落,很快的訂出每週訓練課程、訂民宿、在Google map上抓出路線圖及沿線坡度Profile、派出斥喉勘查路線、標定補給地點、採購補給品項及大會規定必備的反光帶等,效率之高,真令我肅然起敬。

就在山谷會按部就班準備即將就緒時,EMBA在單車社的隊長登高一呼之下,忽然踴躍起來,有十多位學長、學妹決定參賽,唉,怎麼說呢,慢熟吧,準備時間當然倉促,靠著天立學長在花蓮的人脈解決了住宿問題,補給呢?靠行山谷會就行了。

9/25山谷會四部車,載著12輛單車、9個人,由台北開去花蓮,中途在和平碰上施工的整點管
蘇花整點放行
後山圓夢民宿
制,抵達『後山圓夢民宿』已近五點,這民宿離比賽起點大漢技 術學院頗近,繼我們之後陸續又有十多人進駐,一時間大廳竟擠進二十多台各式單車,十分壯觀。當晚領到領隊小O就已分配好的隨身補給品、反光條、擋雨浴帽、 大會手冊和號碼,大家去花蓮市區與負責補給的翠瑛家人一起吃牛肉麵,其中有和我同為M60組的朝和學長和年輕留著騷鬍子看來酷酷的士涵,他們父子倆也要參賽,後來才知士涵曾中風,他有很豐富的生命故事,這是後話。
補給品
戰馬
9/26四點起床,有人是興奮過度,有人是被興奮過度的夥伴吵得沒法入睡,反正一夥人沒有一人有一夜好眠。4:45出門時天還沒亮,大漢技術學院同時擠進 五千多人,等5:25好不容易走到出發起點時,天空已有一些朝霞了,夥伴也都擠散了,心裡盤算著這200公里要用8小時還是10小時來騎,若以今年環島經驗,這193的100K應該四小時能騎完,但回程台9的100K就沒譜了。我們M60組只有18人,雖被取笑是保障名額,但也不能太難看吧。
排隊等候檢錄
出發
月眉國小

一路孤軍奮戰,騎到月眉國小,我特地彎進校園,為的是拍下環島路過時沒拍的美麗的操場。


49K來到箭瑛大橋前的山谷補給站,耗時1:50,算算還蠻快的,就想多休息一會順便等後面的夥伴,等到必洙、阿貴、天立、應義、明達、明樺都到才重新出發,途經名聞遐而的米棧國小,發現騎士們
照片 063.jpg
照片 062.jpg







都匆匆而過,竟沒人停車駐足欣賞,實在可惜。沒多久就到了自強外役監獄,這裡也是個極佳賞景地點,可惜大會沒在此設站,白白浪費了193的好風景。
2009cycling 120.jpg
P5290471.JPG







照片 064.jpg
9:44,騎乘時間四小時,我已騎了104K來到樂合折返點的7-11,這是山谷第二補給站,也是EMBA上回環島往安通的集結點,翠瑛和大哥在此殷殷招呼已有些疲憊的夥伴,我又混了二十多分鐘才滿足的離開。

轉過玉里大橋就接上了台9線,這時太陽開始發威,由 玉里一路往北都是逆風的緩長坡,經舞鶴、三民、 瑞穗北回歸線碑而富源,許多騎士的意志都在這一段路上被擊潰,幾乎只要有樹蔭的地方就有人棄械休息,7-11前更是癱了一地的單車,以橫屍遍野形容也不為過,本來還 想去喝個City照片 066.jpg Café’也只好作罷。其實我的狀況也沒好到哪裡,因為沒穿襪子,經過長程連續的踩踏,腳底開始抗議,體力的負荷對我不是問題,可是過了鶴岡以後, 幾乎每 一次的踩踏,腳掌的踩踏部位都傳來一陣燒灼般的刺痛,本來還能為被我超越的騎士加油,現在自顧不暇,也只能咬牙硬撐,速度也自然慢了下來。看到光復糖廠的指標,雖很想 停下吃冰棒,最後還是用理智告訴自己,快快騎到林田山的第三補給站去解放受苦的雙腳更要緊,放棄了可口的糖廠冰棒。
照片 068.jpg
照片 069.jpg 12:38終於來到萬榮豬腳-我們的第三補給站,這五十公里花了足足兩個半小時,脫下車鞋,趕緊把兩隻感覺已燒燙起泡的腳踩進屋旁的水窪裡,深深的吸進一 口涼空氣,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暢快, 接連向胃裡灌進兩瓶涼水,才讓烈日下被曬乾的身軀恢復生機。吃飽喝足,在隊友的催促下,又捱了二十幾分才啟程。


趁著充分休息之後的體能高峰,雖是頂風,我仍然卯足勁狂飆了好長一段,過鳳林後轉入台11丙,就再也沒風景好看,忍著腳底的痛,面對漫漫長路,這有點像人生的歷程,有時會有好風景,有時沒有,你也只能微笑面對。終於進入花蓮市區,看來應該很快就能解脫了,結果又繞過七星潭,走了十公里才見到大漢照片 070.jpg技術學院的操場,真實的里程是210K,衝線時真的沒有太多的喜悅,只有解脫。

照片 071.jpg







後 記:10/25由山谷會伙伴處得知,為我們張羅這次補給的蕭大哥(箭瑛大橋前的山谷補給站照片裡穿黃衣的那位),竟然在前幾天與朋友騎車去太魯閣的回程中 發生車禍,短短不到一個月之前,我們大夥還接受他盡心盡力的熱情支援,如今卻在他最熟悉的台9轉入193的路口發生憾事,除歎天道無常外,也要提醒我們單 車族:安全才是回家的路,安全帽一定要戴上、胎壓和煞車一定要檢查,比賽時有警察杯杯替我們擋車,我們最大,平日練車就多小心為上,真的不願再聽到這樣的憾事再發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