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1清晨,大夥在二活前集合拆車,裝進剛拿到手的新車袋,一陣混亂之後終於出發。車行當中各自做了簡單的自我介紹,並分享參與活動的動機與期待,這樣的 分享對EMBA的學長別具意義,因為EMBA同學都是來自各行各業的菁英,從第一屆86級到現在的98級,若非這類型的活動,大家很難得有共聚一堂的機會,而且大家興趣一致,話匣子一開,有聊不完的話題。我就對這群菁英挑戰高難度的勇氣十分好奇,最近這幾年,不知是什麼力量的牽引,讓他們對挑戰自我充滿了熱誠。



在海拔433m的埔里地理中心碑組好了戰馬,14:08往「人止關」進 發,聽說「人止關」當年是平地居民所能到達的最高點,過了「人止關」的路就不適合人走了,因為路已變得很陡。
我們騎到霧社,這是台14甲的起點,海拔1173m,因擔任後援補給的遊覽車還沒到,我們只好在霧社事件紀念碑前停下來緩一口氣, 天氣真熱,一人一碗綠豆冰,老闆十分同情我們這些狼狽的騎士,每一碗都加了超量的糖和冰,讓我們自己摻冰水,結果一碗綠豆冰變成了三碗綠豆湯,總算把體內的熱度降了下來。


好不容易在暮色中來到挪威森林民宿,海拔2050m,半日征戰終於告一段落。果然,我的推車就成了晚餐桌上的話題,這倒剛好給我宣揚健康的運動理念的機會: 我們是業餘的運動愛好者,不是職業運動員,追求的是健康而非成績,即使參加比賽,成績也不是最大的考量,成績只是用來檢驗我們健康的指標,運動應該維持在個人心肺功能可承受的範圍內, 不用鐵齒硬撐,尤其美景當前,何苦讓自己喘到無暇享受。
餐後在女生的木屋裡有個溫馨的home party(轟趴?聽起來很恐怖),慶祝如芬提前完成論文口試。最大的八卦也不過是,由女生的屋裡能看到隔棟木屋的男生,光著身子走來走去而已。如芬和 Riga帶了酒和滷菜,Melody客串酒促小姐,最好的理由就是:「看看能不能把自己灌醉,明天不用上武嶺。」
8/2太陽照樣由東方升起,沒人喝醉,只好繼續20k的挑戰。
由挪威森林到翠峰(EL.2329m)的7.5公里都還好騎,上鳶峰(EL2788m)的6 公里就很嗆了, 大









後來看到網路上獨輪車騎上武嶺的貼文,http://eyeba111.blogspot.com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