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雖有許多學長因選修課程,或閉關寫論文,或為下週登玉山去練腳力,但仍有超過30人參加這第一次的泳訓。
為因應泳渡時的水中抽筋自救,我們也示範了魚雷浮標的使用和最易發生的腿部抽筋自解方法:
(1)足趾抽筋:
將抽筋的足趾抵於另外一腳的足後跟,並用足後跟盡量
(2)小腿抽筋:
小腿抽筋大部份發生在腓腸肌的部位。先成水母漂浮姿勢,一手握住足趾,另一手頂住膝關,用力拉足趾,使腓腸肌盡量伸直,然後用力揉捏其肌腹。
(3)大腿抽筋:
1.股四頭肌抽筋:(大腿外側)先成水母漂浮姿勢,然後屈膝抓住足背處後拉,並向臀部壓,使足跟及足底儘量靠近臀部,並使抽筋的肌肉儘量伸直再輕輕的加以按摩,使僵硬的部位變軟復元為止。
2.股二頭肌抽筋﹕(大腿內側)先成水母漂浮姿勢,然後一手抓住踝關節,另一手壓住膝關節,儘量向臉部拉,並在抽筋部位用力揉捏。
之 後大家都努力的練習輕鬆游的方法,其實大部分學長(也是絕大多數人的罩門)都會游,但卻游得氣喘吁吁,時間一長自然難以為繼,那是因為游泳的動作太過連續 而缺少一個停格的滑行動作。每一個人看到youtube網站裡的魚式游泳示範,都驚訝於泳者的優雅從容,當然那是經過千百次的練習修正錘鍊而來,但是與水閒適共處的心態才是重點。
我回頭看了去年淑珮為泳渡夥伴編排的泳渡手冊,其中有兩篇我當時寫給泳渡夥伴的信,如今讀來仍値得參考,有興趣的夥伴不妨繼續讀下去。
Dear 泳士們,
經過那麼多時候的醞釀、那麼多次的練習和那麼多的努力與投入,看來近期內也不會有颱風來搗亂,終於終於要出發了。
無論你當初抱著什麼樣的想法來報名參加,只要你決定下水挑戰,請就把它當作一次靜心或禪修吧,和大夥一起體驗,把自己想像成一條魚,在水中優遊自在,雖然你 不會有魚的敏捷,但橫渡日月潭不是競速也不需要敏捷,需要的是自在和專注,不用去想現在水有多深(你不是潛水夫,你想太多了),就專注在輕鬆的浮在水面和 一次次的划動與呼吸的當下,動作不用太快也不要太過出力,免得弄得不好抽筋就比較麻煩一點了。
下水時先看看身旁有沒有興奮、緊張、焦躁的泳客,若有,千萬保持距離,免得像去年木法學長一樣一下水就被踹一腳,再多的準備一腳就破功了,只好回來當啦啦隊。
如果游得累了,請招呼夥伴一起停下來休息,上身趴在魚雷浮標上同時輕輕踢水,千萬別用柔道擒抱的方式想把魚雷浮標壓入水中,這招式只適合在陸地上用,這時可 以補充一些飲水或巧克力,抬眼瞧瞧週遭的湖光山色和幾百年修來同潭渡的人們,別忘了激勵自己和夥伴,因為你每前進一尺都在創造歷史,當然如果你想耍懶讓你 的夥伴拖你一段也行。
當你越來越接近目的地德化社時也別太過興奮,聽說每次橫渡出狀況的都是心臟病發作而非體力不繼,所以高興一下下就好,還是慢慢游吧。
讓我們一同來創造歷史,期待每位泳士都能成功的成為EMBA史上最大泳渡隊中創造歷史的一員,加油!加油!加油!
教練
+++++++++++++++++++++++++++++++++++++++++++
Dear all,
昨天參加外木山團訓的夥伴都會發現昨天海流較急,水深較淺,那是因為我們下海時適逢退潮(基隆海域乾潮09:06),紫薇小姐在海流中忽然發現水深並不重要,趕快游出那道海流才更重要,她終於突破恐懼深水的心理障礙。
今早看到一段國家地理頻道的影片,主角在南非一座獨立山崖由一個大裂隙攀岩上到山頂,再一躍而下,藉降落傘回到地面,他的每一步都是未知,每一步都是障礙,每一步都是挑戰,過程充滿感動。
每個人都會遭遇到他個人的障礙,只是每個人的心理障礙位置不同,只要敢跨出一步,你就是強者,有人對水深有障礙,有人對距離有恐懼,有人對水溫有疑慮,大部 分人對高處躍下都怕得要死,更別提踩著炙紅的木炭過火了,可是如果有很多人都這樣做過,妳敢不敢?重點在相信(自己和夥伴),所以在這個活動裡我要強調夥 伴關係,每對夥伴都要互相照應,直到安全到達目的地(不論那目的地是離起點500公尺的浮台還是德化社),過程中若有落單的夥伴請加入離妳最近的EMBA 群體,切勿單獨行動,這是唯一的準則,記得,這是一次歡樂的運動嘉年華,不比速度,不要介意花了多少時間,請盡情享受難得的經驗和過程吧!
教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