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濕冷加上回程時的頂頭風,對馬拉松選手的確是相當嚴酷的考驗,本來照中央氣象局的預測,我們預期有個涼爽舒適的長跑天候,所以大部份選手都以短褲背 心應戰,沒想到老天硬是不捧場,從頭到尾沒給過好臉色,氣溫始終沒超過17度,跑完21公里不但身體沒熱起來,反而因為汗水加冷雨,稍一停頓就冷下來了, 很容易抽筋或很難再跑起來,這真是一場意志力與體力的拉鋸。
我與雄哥、Agua和山谷會的小不點參加全馬,前21k沒啥問題,都在2:08以內完成,折返之後漸漸就拉開了,最後Agua以4:06率先回來;我勉強 以4:32撐回終點;小不點以4:33緊跟在後;雄哥因賽前症候群發作,沒有一夜好眠,仍未能打破5:00關卡,十分懊惱。期勉雄哥在今年的太魯閣馬拉松 再雪前憾。
途中看到一位老弟穿著「創意電子」的背心在跑,問他Peter有沒來,他把手盡力往前一指,我就知道:基國已經跑到很....前面去了,不用追了。
這回的路跑我對主辦單位有一點小小的抱怨:
工作人員是很認真,但態度是在做「事」而非對「人」,這差別在於工作人員按部就班的把任務完成了,而運動選手-賽會的主角卻沒有感受到鼓舞的善意,最簡單的就是:一身濕冷跑回終點的選手如果面對的是拉開大毛巾的工作人員,能為選手披上乾毛巾再加上一句溫暖的問候,選手的感覺肯定是不一樣的。期待主事著能更加 用心,讓我們也擁有像冲繩馬拉松賽一樣的國際級賽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