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魚一樣的游泳,相信是絕大多數人一生的夢想。
說起魚式游泳,大概有八成的人會想像成像魚那樣擺尾,有一成九的人會說是海豚式,少 部分更有想像力的人會問說:「是蹼泳嗎?」「都猜錯了」。魚式游泳是相對於一般費力的游泳方式加以改良,盡量以減低水阻力為著眼點,所開發的修正游泳方 式,主要是針對自由式的長距離游泳開發出來的,而這次經美國TI(Total Immersion)系統授證的新加坡教練來教的也是以自由式開始。
當初一看到“Swim like a fish”吸引人的這幾個大字,我立刻決定一探究竟,雖然它的學費真的很貴。
從 我能在大海中優遊自在的游泳至今,少說也三十年了吧,雖有曾被同事封為『蛙人隊長』的風光時刻,但我這無師自通土法煉鋼的蛙泳,只能說輕鬆有餘卻談不上速 度,在鐵人三項的游泳項目裡永遠都在後段班,總是與自稱『白肉雞』的金溥聰長相左右,看著那些腿上像裝了馬達似的浪裡白條破浪而去,羨慕之餘也也些無
奈,為何只有年輕肌肉男小夥子才能揮霍體力。而且不能優雅的游泳,那也實在不是我的style,現在機會來了,哈哈!像魚一樣游泳,那不就是我的夢想嗎?
魚 式游泳的概念是,水能提供的身體浮力是一定的,而且人體在水中有一個支點,就是你的浮筒(肺),一般游泳最常見的毛病是抬頭換氣,結果就像蹺蹺板一樣,上 身抬起,下身下沉,只好用力打水,好讓下身浮起,這樣只會徒增水阻力,卻是費力又沒效率,其次抬臂換氣時手臂的位置關係到重心的位置,手臂入水的時點關係 到滑行與動能的持續,身體的每一部分都關係到水的阻力,這些道理很容易懂,但要做到就要靠不斷的練習了,而且我們或多或少都有些積習難改的舊習動作,所以 教練要求我們一定要把分解動作練到自然而正確,所以要像慢動作般一面游一面用心檢查,完全練到正確而熟練,才能串成完整的『全泳』,絕不能貪圖急功近利而 成了半調子,他估計好好練個一整年,應該可以有小成,因此他定下了明年魚式游泳揪團橫渡日月潭的目標。
天哪,想像一下,像魚一樣優雅的切過日月潭的水面,就是明年,好令人興奮的畫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